• 2004年第2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坛
    •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

      2004, 20(1):1-6.

      摘要 (2105) HTML (0) PDF 0.00 Byte (1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指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在试验仪器设备条件、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研发、精准灌溉和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与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了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中在地面灌溉、喷微灌、节水机具、节水材料与制剂、污水灌溉利用、渠道防渗与水量调配、精准灌溉等方面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几个重大研究课题,论述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保障条件建设内容。

    • 中国温室环境控制硬件系统研究进展

      2004, 20(1):7-12.

      摘要 (1841) HTML (0) PDF 0.00 Byte (1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综述了国内温室控制系统模式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温室控制系统模式,指出了制约温室控制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成本高,没有达到智能化的要求。该文提出了建立具有分布式结构的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控制系统模式,可以降低成本,为解决温室控制系统智能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提出未来温室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高层管理与控制网络化;现场检测与控制单元的现场总线化;温室调控系统的行业标准化。

    • 改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

      2004, 20(1):13-15.

      摘要 (1534) HTML (0) PDF 0.00 Byte (2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农业生产标准化是必然之路,但我国落后的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技术与之不相适应,带来了诸如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植保机械不同于其他的农业机械,发达的欧美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将植保机械列入特种农业机械行列,有其专门管理部门和机构。该文根据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减少农药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关键在于改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严重落后的现实,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 仿形喷洒变量施水精确灌溉技术研究进展

      2004, 20(1):16-19.

      摘要 (1009) HTML (0) PDF 0.00 Byte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仿形喷洒变量施水技术的概念是作者提出用来表示根据被灌溉地块或区域形状变化的要求实现变量施水的一种精确灌溉技术,具有提高灌溉质量和效率,降低灌溉系统成本的潜在优点。该文分类介绍了这种技术的实现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给出了仿形喷洒变量施水喷头流量射程调节器的一般组成和实现方式。指出了今后这种技术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加强仿形喷洒变量施水喷头关键部件结构尺寸对其性能参数影响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为喷头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尽快开发应用于园林景观喷灌的地埋式仿形喷洒变量施水喷头产品;积极开展应用于大田喷灌的高均匀度仿形喷洒变量施水喷头组合喷灌技术的研究,以降低现有喷灌工程中喷头和管道的布置密度。

    • 花生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4, 20(1):20-25.

      摘要 (1835) HTML (0) PDF 0.00 Byte (17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的调研与资料检索,综述了用于分段收获的花生挖掘犁、花生收获机和用于联合收获的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类型及特点。在系统介绍和分析了上述花生收获机械以及用于分段收获中花生摘果机的基础上,从各种机型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动力配套、性能指标、适应条件等多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结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产业结构调整对花生收获机械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发展中国花生收获机械化的对策和建议。

    • 含颗粒液态食品通电加热研究动态

      2004, 20(1):26-29.

      摘要 (930) HTML (0) PDF 0.00 Byte (10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含颗粒液态食品通电加热研究分析,介绍了含颗粒液态食品通电加热的原理和加工特性,总结出影响通电加热食品品质的因素,概述了通电加热技术在含颗粒食品中的研究动态,阐述了含颗粒食品通电加热中数学模型的应用现状,指出含颗粒液态食品通电加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含颗粒液态食品通电加热的加工特性、影响因子及其应用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技术基础理论
    • 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爆腰产生机理分析

      2004, 20(1):30-34.

      摘要 (954) HTML (0) PDF 0.00 Byte (10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稻谷爆腰是造成碎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人们一直在探讨产生稻谷爆腰的机理。介绍了一种新的稻谷爆腰机理——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爆腰机理。根据该机理分析了稻谷干燥和缓苏过程中爆腰的产生原因。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爆腰机理,干燥过程中,当稻谷颗粒由外表向里形成玻璃态时,颗粒内部形成玻璃态和橡胶态两个部分。由于玻璃态和橡胶态的弹性模量和膨胀系数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一定水分梯度条件下,银纹(微裂纹)从两者交界处产生,并可能进一步扩展成爆腰。稻谷缓苏过程中,颗粒内部如果存在橡胶态区,则其不同含水率部分就会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分别进入玻璃态,如果此时水分梯度足够,就会引起各部分不均匀收缩和各不相同的应力、应变,这样使玻璃态层产生大量银纹,银纹持续生长即产生爆腰。最后,介绍了两种控制稻谷爆腰的干燥工艺——变温干燥工艺和高温干燥工艺。

    • WEPP细沟剥蚀率模型正确性的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2004, 20(1):35-39.

      摘要 (885) HTML (0) PDF 0.00 Byte (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物理过程基础上的WEPP土壤水蚀预报模型将坡面侵蚀分为细沟侵蚀和细沟间侵蚀,建立了独立的细沟间模型和细沟模型。其中细沟侵蚀产沙方程从概念上可以预报细沟侵蚀过程,但没经实验或理论验证。该文经过理论分析表明,WEPP模型中的剥蚀率是水流含沙量的线性函数,并由给定的试验条件计算得到了函数中的参数。将理论分析结果和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WEPP中的侵蚀产沙模型。同时将已得到的确定细沟剥蚀率的微分方程代入细沟侵蚀产沙方程并求解,从理论上得到了含沙量随沟长变化的函数关系。将理论分析结果和由实验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验证了WEPP中的侵蚀产沙模型。该文从细沟剥蚀率和产沙量两方面对WEPP模型中细沟侵蚀产沙模型进行了验证。

    • 参考作物潜在蒸散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2004, 20(1):40-43.

      摘要 (831) HTML (0) PDF 0.00 Byte (7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河套灌区多年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法计算得到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对影响ET0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比较了以4因子(平均气温、净辐射、相对湿度、2 m处风速)和3因子(平均气温、净辐射、相对湿度)为输入向量,由Penman—Monteith法计算所得ET0为输出向量的BP网络ET0预报模型。研究表明,BP网络可以用于ET0的预报计算,四因子法和三因子法均简便可行,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相比之下,四因子法的精度更高。此研究是对传统ET0计算的补充。

    • 气力有序抛秧气流场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与试验

      2004, 20(1):44-47.

      摘要 (628) HTML (0) PDF 0.00 Byte (7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稻气力有序抛秧机具有不伤苗等优点,而喷射气流及其控制是这种机型的关键技术,该文应用有限元仿真对抛秧喷射气流场进行了分析。对三种气管结构在三种初始压强作用下的喷射气流区域速度进行了比较,在初始压强为0.8 MPa时,非直线结构气管射流区末端最大气流速度等值线区域比在0.65 MPa和0.5 MPa时小,并且其射流区的气流速度最大点位置在始端偏下方,而在0.65 MPa和0.5 MPa时,气流速度最大点位置仍在射流区域中心线附近。对喷射气流场速度进行了测试,并对初始压强等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压强为0.65 MPa和0.5 MPa时的抛秧效果比0.8 MPa时要好。试验证明气流场的分布仿真和优化是可行的。

    • 水稻钵苗移栽下坠高度及导管摩擦对栽深的影响

      2004, 20(1):48-50.

      摘要 (598) HTML (0) PDF 0.00 Byte (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通过对钵苗落差高度与栽植深度关系和秧苗钵体相对于导管不同材料的动、静摩擦系数的试验研究,为导管式分秧栽植机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钵体秧苗的栽植深度随钵苗落差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一般水田土壤类型,在整地质量满足农艺要求的条件下,钵苗落差高度在0.75~1.50 m范围内时,秧苗栽植深度为4.8~12.5 mm,可以满足秧苗栽深的农艺要求;秧苗钵体相对于钢板和塑料板的摩擦系数变化不大,受秧苗钵体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且随钵体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对湿度为8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一般情况下,在机器设计中,可取摩擦系数的最大值为0.7,摩擦角为35°。

    • 一种土壤电导率实时分析仪的试验研究

      2004, 20(1):51-55.

      摘要 (1026) HTML (0) PDF 0.00 Byte (1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开发了一种适合我国较小地块应用的便携式土壤电导率实时分析仪,室内性能试验表明,探针在Wenner组态和Schlumberger组态条件下,仪器输出电压与土壤电导率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在Schlumberger组态某结构下,传感器获得了最高的测量精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建模,采用的3个模型分别是幂函数模型、多项式模型和指数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幂函数模型具有最优的预测结果,模型测定系数达到0.994。幂函数模型的常数项与传感器结构有关,乘幂项则不随传感器结构参数变化,而受土壤质地、土壤密度等因素的影响。模型还需要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

    • 冲积平原区土壤颗粒组成的趋势效应与异向性特征

      2004, 20(1):56-60.

      摘要 (1172) HTML (0) PDF 0.00 Byte (9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基于ArcGIS的地统计学组件分析了河北省曲周县124个耕层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区域土壤砂粒含量和粘粒含量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趋势分别为二阶趋势和一阶趋势;粉粒含量在东西方向呈二阶趋势,南北方向呈零阶趋势。在趋势参数为零阶、一阶和二阶条件下,砂粒含量的异向性分析结果为长轴方向变程接近,短轴方向分别为17.83 km、16.12 km和21.16 km,但它们都比各向同性且趋势参数为一阶时的变程长。从误差分析和反映区域与局部趋势的结果两方面看,土壤砂粒含量在不同趋势参数或不同异向性参数条件下内插的等值线图以一阶趋势的内插结果最好。

    • >农业水土工程
    • 黄土旱塬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深层水分消耗与水分生态环境效应

      2004, 20(1):61-64.

      摘要 (1194) HTML (0) PDF 0.00 Byte (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渭北旱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大田土壤深层剖面含水率的变化特征,并与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能显著影响土壤深层含水率状况,各种方式对土壤深层水消耗能力的排序是15龄苹果园>15龄人工苜蓿>10龄苹果园>刺槐幼林>高产农田>20年撂荒地>5龄苹果园>裸地。10龄苹果园剖面剩余含水率分布接近高产农田,而15龄苹果园土壤剩余含水率低于高产农田,说明10龄到15龄苹果树耗水量显著增大,超过高产农田作物消耗的水分,导致土壤深层水分进一步消耗。由于塬面大部分耕地是高产农田与苹果园,土壤深层含水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苹果树的大面积种植加快了土壤深层水分消耗,最终可能影响这一区域的陆地水循环。

    • 冬小麦再生水灌溉时水分与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

      2004, 20(1):65-68.

      摘要 (1227) HTML (0) PDF 0.00 Byte (8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田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可为农田灌溉和施肥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该文用田间实验研究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水分与氮素的利用效率。田间试验设置了高、中、低3个不同灌水水平下的清水灌溉加施肥、再生水灌溉加施肥和再生水灌溉不施肥(仅施底肥)9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灌水量、灌溉水质、施肥量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很小;叶面积指数随灌水量的减少而减小;再生水灌溉加施肥条件下的产量最高。不同灌溉水量条件下,冬小麦再生水灌溉的耗水规律与清水灌溉的耗水规律十分接近,且累积耗水量随灌溉水量的增大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质和施肥无关,仅与灌水量有关,且随灌溉水量的增加而减少。氮的利用效率受灌水量、灌溉水质、施肥量的影响较小。

    • 对板栗园树盘土壤双重覆盖的效应研究

      2004, 20(1):69-71.

      摘要 (695) HTML (0) PDF 0.00 Byte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板栗园树盘土壤进行麦秸、黑色地膜和无色地膜的单一或双重覆盖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覆盖处理的保水效果均好于对照,但对温度的影响因不同处理而有差异;覆草+覆膜的处理不仅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作用,能培肥地力,双重覆盖处理的有机质平均含量比单独的膜覆盖增加0.1%,有效磷和有效钾分别提高1.2和5.7 mg·kg-1,孔隙度增加3.21%,栗果产量增加10.70%。综合各种效应不同处理优劣顺序为:黑膜+草>无色膜+草>覆草> 黑膜>无色膜>对照。

    •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对冬小麦生产综合效应研究

      2004, 20(1):72-75.

      摘要 (754) HTML (0) PDF 0.00 Byte (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旱地有效蓄水保墒对冬小麦的综合效应,从1998~2000年在渭北旱原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基地进行实验研究。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在生长期采用渗水地膜、秸秆、常规地膜及不同覆盖技术,均有显著增产效果,能显著增加土壤贮水量(除常规地膜覆盖外),使土壤上层长期保持湿润状态,提高土壤温度,降低昼夜温差,避免降雨直接冲击地面,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与常规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比较,渗水地膜覆盖冬小麦增产分别为43.1%和40.4%。秸秆覆盖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渗水地膜和常规地膜具有相同的增温效果,当气温达35℃以上时,渗水地膜还具有降低极端温度的调节功能。但是,覆盖易造成有机质大量矿化物和NO-3-N的淋失。

    • 无压根区地下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2004, 20(1):76-79.

      摘要 (836) HTML (0) PDF 0.00 Byte (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局部控水灌溉——无压根区地下灌溉技术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其边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方程。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机理试验,研究分析了无压灌溉不同孔径孔口出水规律和根区局部湿润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无压孔口出水规律与孔口孔径、地温和土壤含水率等因素有关;出水孔口孔径和初时土壤含水率对湿润锋推进速度影响较大,孔径和初始土壤含水率越大,湿润锋推进速度越快;适宜的出水孔径条件下,沿管道长度方向出水均匀,5~35 cm土壤含水率变化无明显差异。试验证明输水管埋深为20 cm时,出水孔径为3×Φ4 mm的出水量能够满足根系分布在这一深度范围内的蔬菜作物需水要求。

    • 地下滴灌灌水器堵塞研究

      2004, 20(1):80-83.

      摘要 (1152) HTML (0) PDF 0.00 Byte (1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下滴灌(SDI)是一种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但系统易于堵塞,堵塞问题成为影响地下滴灌成败的关键。通过对运行8年的地下滴灌系统堵塞的实地调查,迷宫式、微管式和孔口式等3类型的灌水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堵塞,堵塞率分别达到16.67%、25%和63.89%。分析3类型灌水器的堵塞状况,引起地下滴灌堵塞的主要原因是进入系统的微粒在流道壁的附着和发育。为此,提出加强过滤、定时冲洗和改变滴头流道设计等解决地下滴灌堵塞的建议。

    • 两种园林地埋式喷头组合喷洒性能的模拟试验

      2004, 20(1):84-86.

      摘要 (739) HTML (0) PDF 0.00 Byte (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Hunter和Rainbird公司分别提供的PGP型和R50型园林地埋式喷头的径向水量分布曲线资料,在正方形和正三角形两种布置形式下,分别进行了不同组合系数的喷洒性能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最大零漏喷范围内,喷灌均匀系数的大小与组合形式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喷头结构及径向水量分布曲线的特点;当组合系数为0.9~1.4时,喷灌均匀系数为 77.5%~95.1%。喷灌均匀系数、分布均匀系数和喷灌草坪水利用系数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线性关系,该文给出了喷灌均匀系数与分布均匀系数及喷灌草坪水利用系数之间的统计回归公式。一般情况下,喷灌均匀系数越大,分布均匀系数和喷灌草坪水利用系数呈增大趋势。

    • 对置水塔树状管网系统优化设计的线性规划模型

      2004, 20(1):87-90.

      摘要 (838) HTML (0) PDF 0.00 Byte (1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树状管网系统广泛用于乡镇供水工程,通过优化设计,可获得管网系统最经济的设计方案。该文在考虑管网系统最高用水和最大转输两种工况的基础上,针对对置水塔树状管网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压力和流量关系,建立了该管网系统优化设计的线性规划模型,应用这一优化设计模型,以管网系统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在保证管网系统各节点所需流量和压力条件下,可确定管段尺寸、水塔高度和泵站扬程的最优值,获得树状网前水塔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 灌区节水改造中防渗渠道断面的优化设计

      2004, 20(1):91-94.

      摘要 (1033) HTML (0) PDF 0.00 Byte (1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渠道防渗工程是当前灌区节水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原灌区骨干渠道系统的梯形土渠进行节水改造,其断面形式选用弧形坡脚梯形断面,其断面形式接近最佳水力断面、水流条件好、流速快、输沙能力强、防渗效果好、抗冻性能较高等优点。在此基础上,建立渠道纵横断面设计的系统动态规划模型,对灌区改造渠道进行纵横断面优化设计,并通过实例比较证实,该设计方法可以大幅度节省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工程投资。

    • γ透射法在土壤水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2004, 20(1):95-98.

      摘要 (618) HTML (0) PDF 0.00 Byte (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作者对γ透射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精度与分辨率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利用γ透射法在室内外一维入渗实验过程中,同时测定几个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原理与方法;其次对作者近十多年来,根据不同实验要求所研制的室内一维与不同类别的二维土壤水分运动实验装置的结构组成与应用情况做了介绍;最后对γ透射法用于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的土壤水分剖面检测也做了概述。在上述各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中均采用了计算机对土壤水分的自动检测、控制与数据处理,从而为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研究表明,在利用γ透射法进行土壤含水量测定时,当穿透土体后的射线强度记数率不小于104情况下,室内实验的测点间距为2.5 cm,其误差不超过 ±2%;而大田试验的测点间距为5.0 cm,其误差范围为3%~5%。

    • 甘肃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研究

      2004, 20(1):99-103.

      摘要 (964) HTML (0) PDF 0.00 Byte (8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区域水土平衡模型的建立通常需要确定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模型,这一模型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体预测模型的最终预报精度。运用FAO-24 Blaney-Criddle法、FAO-24 Radiation法、FAO PPP-17 Penman法及FAO Penman-Monteith(98) 4种方法,对甘肃省1981~2000年33个站点的月参考作物蒸散量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AO Penman-Monteith(98)模型的精度与灵敏度均显示了较强的优越性。运用该模型对甘肃省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表明:甘肃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年内逐月演变曲线呈单峰状;年际蒸散量变化与夏季年际波动变化存在较高一致性;全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分布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

    • 基于胶粘物质的肥料控释装置的方案设计及其养分释放模拟

      2004, 20(1):104-107.

      摘要 (631) HTML (0) PDF 0.00 Byte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提出了可应用于农田的肥料控释装置方案设计,此装置由肥料主管道和养分释放分管道组成,选取天然、半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和果胶作为释放分管道的胶粘物质,在实验室条件下检测了其控释效果,结果表明:养分主要呈线性释放,装置具有良好控释效果。利用Fick第一扩散定律和欧姆定律模拟了装置养分的释放,结果表明:养分的释放主要受扩散系数或物阻率、扩散面积、胶粘物质厚度等因素影响。该模型表明,养分是呈线性释放的,和实测结果相一致,并由此计算出了胶粘物质的控释参数:扩散系数或物阻率,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
    • 免耕播种机防堵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4, 20(1):108-112.

      摘要 (1190) HTML (0) PDF 0.00 Byte (1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免耕播种机在残茬覆盖地作业是否具备良好的防堵性能,已成为影响免耕播种机生产效率和播种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系统分析了免耕播种机防堵的必要性和防堵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免耕播种机应着手找准防堵技术的切入点,加强免耕播种机防堵技术与作业工艺措施有机结合,加强作物残茬的几何特性和机械特性的基础研究,并降低防堵装置功率消耗和转速,提高定向抛撒能力和秸秆覆盖量适应性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和作业粉尘低等方面研究,同时加强利用高速摄影和虚拟仪器等现代先进测试仪器与技术开展秸秆抛撒运动规律研究,以探讨改善防堵性能的途径,提高免耕播种机播种质量和生产效率,加快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 精确农业自动变量施肥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2004, 20(1):113-116.

      摘要 (1306) HTML (0) PDF 0.00 Byte (1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制造了一个以AT89C52单片机为中心的自动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该系统接收GPS位置信号,以此判断施肥机所在的操作单元,通过监测施肥机的前进速度和读取存储在IC卡上的施肥量来控制施肥机上的排肥轴的转速,实现实时自动变量施肥。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可将GPS、GIS、传感器信息和决策数据等信息综合处理,在施肥机前进速度为4.5~5.5 km/h,施肥量在200 kg/hm2以上时,能够使步进电机工作转速在33~91 r/min范围内,施肥机排肥平均误差为4.22%。

    • 水平换向双向犁换向机构的优化设计

      2004, 20(1):117-120.

      摘要 (875) HTML (0) PDF 0.00 Byte (8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换向机构是水平换向双向犁顺畅工作的关键,为实现换向方便、平稳,文章对水平换向双向犁的换向机构进行分析,推导出换向机构的结构参数h、∠BAD等与基础犁梁的角加速度、油缸活塞杆的推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换向机构的数学模型;用C语言编程对上述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结果应用于1LB-240型水平换向双向犁上,检测表明设计结果合理、工作可靠,换向方便、平稳,达到了设计要求。该方法可应用于其它类似结构的优化设计。

    • CBJ-3.5草种喷播机的研制与试验

      2004, 20(1):121-123.

      摘要 (580) HTML (0) PDF 0.00 Byte (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农、牧业草场的种植与改造,高尔夫球场、水利工程堤坝、高速公路边坡等面积较大、地势复杂、不易采用传统方法建植草皮的地况,研制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草种喷播机。该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机械式搅拌器、以水为载体的动力泵、车载式喷射(洒)播种植物种子。重点解决了液、固相混合物的搅拌、水力喷射及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对其无载空运转试验、静水压试验、负载试验及排空等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该设备的研制填补了我国草种喷播领域的空白。

    • 旋流泵的特性分析与设计方法探讨

      2004, 20(1):124-127.

      摘要 (617) HTML (0) PDF 0.00 Byte (1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旋流泵流场计算及测试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旋流泵的水力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对15种优秀的水力模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旋流泵统计系数设计方法。设计实例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实用性与优越性。同时,针对旋流泵的性能曲线和汽蚀问题与同比转数普通离心泵进行了对比分析。

    • 立式屏蔽泵的轴向力及石墨轴承耐磨性试验研究

      2004, 20(1):128-131.

      摘要 (682) HTML (0) PDF 0.00 Byte (12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影响立式屏蔽泵使用寿命的两个关键问题——泵的轴向力和石墨轴承的耐磨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轴向力测量装置,研究屏蔽泵的密封环结构形式和运行工况对轴向力的影响关系,发现双端面密封和平衡孔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减少轴向力;在Falex摩擦磨损机上对普通石墨材料和浸润树脂石墨材料进行了磨损实验,并利用CSM95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作了形貌分析,试验表明,浸润树脂石墨材料的耐磨性能明显高于普通石墨材料。以上的研究结果对屏蔽泵的设计有指导作用。

    • 粗糙度对轴流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004, 20(1):132-135.

      摘要 (885) HTML (0) PDF 0.00 Byte (1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应用三维湍流Navier-Stokes方程、工程上广泛使用的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包含粗糙度的壁面函数,对不同粗糙度下的轴流泵段的性能和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力矩、扬程、效率随粗糙度变化的趋势,探讨了轴流泵过流表面粗糙度对泵性能的影响。模拟研究表明,对轴流泵流道表面进行处理或提高表面铸造光洁度,可显著提高轴流泵的效率和扬程。其结果对认识粗糙度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挖掘提高轴流泵效率的潜力具有指导意义。

    • 水稻生产不同栽植方式的比较试验

      2004, 20(1):136-139.

      摘要 (1218) HTML (0) PDF 0.00 Byte (1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机械化种植是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瓶颈之一。为探索不同栽植方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对人工直播与机械直播、人工插秧与机械插秧、人工抛秧等不同栽植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同条件下,不同栽植方式的产量差异不大;机械栽植能确保稳产,与手工栽植方式相比不减产,并能减少成本、增加工效;机械直播是当前实现“两高一优”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一种重要栽植方式。

    • 油菜籽脱壳与仁壳分离设备研究

      2004, 20(1):140-143.

      摘要 (646) HTML (0) PDF 0.00 Byte (6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油菜籽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脱壳制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改变我国油菜籽加工的单一模式,提高菜油和菜籽饼粕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介绍了该新技术的关键设备:油菜籽脱壳与仁壳分离设备的研究情况。生产实践证明,YTPG型机组是一种高效的油菜籽脱壳机组:脱壳率高达98%以上,仁中含壳率与壳中含仁率均小2%,前处理与后处理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 >农业信息与电气技术
    •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牛肉图像中背长肌分割和大理石纹提取技

      2004, 20(1):144-146.

      摘要 (803) HTML (0) PDF 0.00 Byte (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牛肉图像中背长肌区域的分割和大理石纹提取是利用计算机视觉评定牛肉胴体等级的重要步骤。研究了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来分割牛肉眼肌切面图像中背长肌区域并将大理石纹提取出来的技术。眼肌切面图像经过去除背景并进行肌肉和脂肪像素识别等预处理后,再用形态学腐蚀与膨胀相结合获得背长肌区域图像,通过图像逻辑运算提取大理石纹。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把背长肌区域与其周围肌肉组织分离开来并提取大理石纹。

    • 我国农情信息需求调查与分析

      2004, 20(1):147-151.

      摘要 (1147) HTML (0) PDF 0.00 Byte (10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情信息是指农业资源、环境与主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状况的信息。调查研究与分析的目的是为国家农情监测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信息采集、处理与发布的标准。本次调查通过抽样方式,覆盖了国家7个部委局与全国22个省、自治区三个层次的农情信息用户,通过对农情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得出:农情监测信息具有及时、客观与覆盖面广的特点,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农业信息资源;农情信息同时已成为各级决策、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及农产品市场部门制定农业政策、管理指导农业生产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科学依据;我国农情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与发布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统一协调的信息服务管理机制,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亟待解决。

    • 玉米叶片几何造型研究

      2004, 20(1):152-154.

      摘要 (1464) HTML (0) PDF 0.00 Byte (12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虚拟作物研究中的作物个体或器官几何造型问题,用三次B样条来拟合玉米叶片的三维形态,并用虚拟模型进行玉米叶片几何特征的计算。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参数少的特点,是一种适合于玉米叶片三维造型的好方法。

    • 利用时序植被指数监测作物物候的方法研究

      2004, 20(1):155-159.

      摘要 (1431) HTML (0) PDF 0.00 Byte (1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是对全国主要产粮县旱地和水田作物的物候期进行遥感监测。在数据预处理中采用最小二乘法和谐函数分解重构方法相结合,去除时序植被指数影像的云噪声影响。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耕地植被指数加权平均的方法提取区旱地和水田作物生长过程。结合野外观察数据,对一年一熟作物用作物生长过程的最大上升斜率、最大值和最大下降斜率作为作物出苗(返青)期、抽穗期和收获期的遥感识别标志。对一年两熟、多熟县作物物候期依据轮作规律进行了监测。同时进行物候年际间对比和农业灾害监测分析。遥感监测出苗(返青)期和收获期与野外采样照片实测信息有90%的相同率,抽穗期遥感监测与实测信息相同率95%。

    • 农业机械机器视觉导航研究

      2004, 20(1):160-165.

      摘要 (1590) HTML (0) PDF 0.00 Byte (1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对农业机械机器视觉导航的关键问题图像处理和路径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基于Hough变换和动态窗口技术的图像处理算法提取自然环境下的导航特征,根据系统辨识试验的结果和农业机械机器视觉导航的特点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在通用型轮式拖拉机上建立试验系统对图像处理和控制算法进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

    • 水稻遥感估产模拟模式比较

      2004, 20(1):166-171.

      摘要 (984) HTML (0) PDF 0.00 Byte (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大田小区试验,测定了2个品种、3个供氮水平处理的水稻抽穗后不同时期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叶面积指数及最后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模拟MSS、TM、SPOT、资源一号CCD相机、IKONOS、MODIS和高光谱的波段来构建光谱差值植被指数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绿度G,并模拟建立遥感估产模式。结果表明:单变量估产模式以差值植被指数DVI效果最好,蜡熟期估产效果要优于抽穗期和灌浆期;多时期复合估产模式估产效果要优于单一生育期;成熟期各种数据的DVI估产模式具有相近估产精度,达91%以上,其中MSS波段的估产精度最高。

    • 利用新型光谱指数改善冬小麦估产精度

      2004, 20(1):172-175.

      摘要 (1670) HTML (0) PDF 0.00 Byte (1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冬小麦返青期至乳熟期8次采样的地面光谱数据和收割时的产量数据,首先,利用光谱反射率与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产量在起身后期才达到稳定的显著负相关水平;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产量在所有生育期都表现出稳定的显著正相关;短波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产量在进入灌浆期后才达到稳定的显著负相关水平。其次,根据冬小麦冠层光谱的波形特征,利用近红外波段890 nm反射峰、980 nm和1 200 nm两个弱水汽吸收谷、短波红外1 650 nm和2 200 nm反射峰,设计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并与冬小麦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波段组合定义的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与产量在各个生育期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而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与产量间的相关在营养生长阶段不显著。最后,以(890 nm,1200 nm)弱水汽吸收光谱指数为例,建立了各个生育期的产量预报模型,为实现冬小麦营养生长期长势监测与更早、更可靠的产量预报提供了依据。

    • 冬小麦条锈病单叶光谱特性及严重度反演

      2004, 20(1):176-180.

      摘要 (1402) HTML (0) PDF 0.00 Byte (9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冬小麦条锈病胁迫不同严重度(0、1%、10%、20%、30%、45%、60%和80%)的单叶进行光谱测定,其光谱特征明显,随严重度增加,单叶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550~740 nm处增加,差异显著;而近红外平台750~1340 nm反射率也呈上升趋势,差异不显著;中红外1350~1600 nm反射率上升,差异显著。反射率与严重度相关系数在376~1600 nm范围内基本成正相关,达到极显著相关的敏感波段区域为446~725 nm与1380~1600 nm。入选了493、666 nm和1430 nm与严重度的相关系数最高的单个波段,利用相关性最好的666 nm和相关性最弱的758 nm波段组合设计了光谱角度指数SAI(Spectral Angle Index),与严重度建立的模型相关系数较高。并利用连续统去除法对540~740 nm特征反射峰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吸收深度(Depth)与吸收面积(Area)与严重度呈极显著相关,设计的吸收面积指数AAI(Absorption Area Index)与严重度相关系数最好,可较好地反演单叶严重度。结果表明,条锈病单叶光谱特性明显,利用其光谱反射率可以很好的估算单叶严重度,建立的模型具有很高的反演精度。结果对深入研究冬小麦条锈病害遥感监测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植物根系分析方法

      2004, 20(1):181-183.

      摘要 (878) HTML (0) PDF 0.00 Byte (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便、快速、准确的根长测量和根系分级方法,在不同灌溉方式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对比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测量根长并对根系进行分级的方法。通过与目前常用的直接测量法、网格交叉法进行比较,发现该方法测量精度高、速度快,而且简单易用。

    • 地下水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2004, 20(1):184-188.

      摘要 (1389) HTML (0) PDF 0.00 Byte (1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下水遥感监测是遥感应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该文对30多年来国内外遥感监测地下水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对已有的主要研究进行概括,归纳为水文地质遥感信息分析法、环境遥感信息分析法、热红外遥感地表热异常监测法和遥感信息定量反演模型等四种方法,分别对这些方法的地下水监测思路和工作原理作了阐述。最后对地下水遥感监测进行了总结与展望,认为综合运用多种遥感信息可以提高地下水遥感监测水平。

    • >农产品加工工程
    • 苹果糖分含量的近红外漫反射检测研究

      2004, 20(1):189-192.

      摘要 (1651) HTML (0) PDF 0.00 Byte (10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探讨水果糖分含量检测方法并建立其光谱漫反射测量系统,重点对0,2,4 mm和6 mm 4种不同测量距离对苹果糖分含量无损检测的影响分析。试验结果为:当光纤贴紧苹果表面(0 mm测量距离)时建立的校正方程对未知样品的预测效果最好。利用主成分回归多元校正技术,建立在0 mm时红富士苹果样品糖分含量的预测数学模型,其样品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44,标准校正误差(SEC)为0.729,标准预测误差(SEP)为0.864,偏差(Bias)为0.318。通过本次试验研究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进行苹果糖分含量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并得到了较为满意的预测效果。

    • 桃下落冲击动力学特性及其与坚实度的相关性

      2004, 20(1):193-197.

      摘要 (1105) HTML (0) PDF 0.00 Byte (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人们对水果品质要求的提高,水果品质检测的研究已得到重视。该文研究的重点是桃下落冲击激励后、分析果实响应信号频谱特征,探讨与响应频谱特性与果实物理参数的相关性。试验采用不同下落高度、质量、坚实度和和贮藏时间,测定并分析了果实的各种响应信号。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不同下落高度对响应主频率没有较大影响,而质量、坚实度和贮藏时间的影响则显著。经分析,响应主频率随坚实度的增加而变大、随质量的增加而变小,响应主频率与质量、坚实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桃果实与响应主频率、质量有关的硬度系数与坚实度相关性也较好,可以利用硬度系数来预测桃坚实度。

    • 牛肉宰后嫩化机制的研究

      2004, 20(1):198-202.

      摘要 (1040) HTML (0) PDF 0.00 Byte (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阐明牛肉的成熟机理,本试验模拟尸僵后牛肉的内在环境和成熟温度,将纯化后的钙激活酶Ⅰ(μ-Calpain)、内源性钙激活酶Ⅰ专一抑制剂(Calpastatin)、肌原纤维和钙激活酶Ⅰ外源性抑制剂抑亮酶肽(Leupeptin)用于6个不同的处理组合,反应不同时间后,分别做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Ca2+(100 μM)对肌原纤维没有降解作用,而在含Ca2+(100 μM)的反应体系中,μ-Calpain对肌间线蛋白(Desmin)和肌钙蛋白T(Troponin-T)都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且降解产物和宰后牛肉自然成熟条件下的降解产物类似;Calpastatin不能完全抑制μ-Calpain的活性;离体反应和自然成熟的牛肉中的肌动蛋白都没有发生变化。以上结论表明Ca2+很可能是通过激活μ-Calpain而间接发挥对肌原纤维的降解作用,而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在牛肉成熟的早期对嫩度的改善贡献不大。

    • 酶法有限水解含油菜籽蛋白的机理及动力学

      2004, 20(1):203-206.

      摘要 (619) HTML (0) PDF 0.00 Byte (6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油菜籽水相酶解法萃取菜籽油的机理,以Alcalase蛋白酶在温度50℃、pH8.0条件下,对以水剂法从菜籽中提取的含油菜籽蛋白进行酶解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油菜籽蛋白乳液的固形物颗粒度对酶解反应速率有明显影响,总的趋势是颗粒度越小,酶促反应速率越大;酶催化水解速率随水解进程呈指数下降,在反应过程中过高的底物浓度会抑制酶的失活。在此基础上由试验数据推导出描述催化水解含油菜籽蛋白的动力学方程,由此通过控制酶与底物浓度之比、反应时间,可以控制水解作用的程度,从而指导和优化菜籽水相酶解法提取菜籽油的工艺。

    • 甘薯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在种子包衣上的应用研究

      2004, 20(1):207-210.

      摘要 (736) HTML (0) PDF 0.00 Byte (6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甘薯淀粉为原料,高锰酸钾为引发剂合成高吸水树脂,并研究高吸水树脂作为种子包衣剂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及皂化条件对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的最佳条件是:淀粉1 g,丙烯酰胺7.5 g,糊化水100 mL,催化剂1.54×10-2 mol/L,引发剂1.5×10-3 mol/L。最佳皂化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26 mL/(g单体),100℃水浴,皂化3 h。用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做玉米种子包衣剂,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

    • 苹果水心病在贮藏期变化的无损检测

      2004, 20(1):211-214.

      摘要 (847) HTML (0) PDF 0.00 Byte (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研究通过自制差分仪监测了贮藏中苹果透光强度的变化,建立了贮藏中苹果透光强度和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在贮藏过程中有水心病的苹果透光强度下降较无水心病苹果快,贮藏后期发病不严重的病果症状消失,同时发现质量较大的苹果中水心病发病比率高。

    • 冬枣湿冷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2004, 20(1):215-217.

      摘要 (672) HTML (0) PDF 0.00 Byte (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果的呼吸类型和生理生化的变化特点是贮运保鲜中重要的参考因素。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冬枣在室温和湿冷贮藏条件下呼吸强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在湿冷库贮藏中,中期半红果的硬度、可溶性果胶含量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以及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冬枣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其硬度和PG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果胶含量和PG活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 葡甘聚糖类食品赋味稳定性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2004, 20(1):218-221.

      摘要 (513) HTML (0) PDF 0.00 Byte (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葡甘聚糖类食品赋味难且风味不稳定的问题, 通过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运用微胶囊等技术对该类食品进行赋味;探讨赋味的机理及其效果、风味的构成、赋味对口感的影响、赋味方法的应用研究等问题。结果表明:β-环状糊精、卡拉胶与黄原胶形成的复配胶壁材,其比例为1.00%∶1.00%∶0.175%时,复配效果最好,凝胶强度最大,包埋效果最好。研制稳定风味的葡甘聚糖类食品既韧又嫩,色、香、味、形俱佳,并已初步探讨了行之有效的赋味方法。

    • 微孔膜在红葡萄酒过滤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2004, 20(1):222-225.

      摘要 (1122) HTML (0) PDF 0.00 Byte (1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微孔膜过滤(CMF)系统在红葡萄酒过滤澄清工艺中的适用性。实验采用德国制造的微孔滤膜,测定了过滤膜的工作曲线、比较了不同清洗方式对膜通量的影响,以及过滤前后红葡萄酒主要理化、感观品质变化,以此确定CMF在红葡萄酒过滤澄清中的性能。实验发现:1)CMF过滤下胶后和冷冻后葡萄酒,流量衰减缓慢,表现出良好的过滤性能;2)经过2% NaOH热碱液(55~60℃)清洗20 min后过滤流量恢复良好,显著改善了过滤中期膜的性能;3)过滤初期进行流量(压力)调节有利于CMF良好过滤性能的保持,CMF过滤下胶后和冷冻后红葡萄酒的初期流量分别为50和66.6 L/(h·m2)为宜;4)经过CMF过滤后,提高了葡萄酒的品质和稳定性,除还原糖、总SO2和游离SO2等指标稍有降低外,其它主要理化指标变化很小,感观分析发现在香气保留方面优于硅藻土过滤。本实验结果为微孔膜过滤应用于红葡萄酒澄清提供了依据和基础工艺参数。

    • 香菇冷冻干燥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2004, 20(1):226-229.

      摘要 (1097) HTML (0) PDF 0.00 Byte (1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确定了最优的香菇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以提高冻干效率和冻干香菇品质。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4因素5水平的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研究了冻干室压力、加热板温度、预冻降温速度和物料厚度等因素对冻干时间、干燥前后物料体积收缩率及复水比等几个指标的影响;建立了各指标与试验因子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最后利用多目标非线性优化理论与方法,在保证香菇干燥品质的情况下,得到了香菇(厚度6~10 mm)冷冻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干燥室压力111 Pa,加热板温度42.5℃,降温速率-0.29℃/min。

    • 微胶囊核桃粉加工工艺的研究

      2004, 20(1):230-233.

      摘要 (863) HTML (0) PDF 0.00 Byte (9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核桃油脂含量在50%~70%,其中90%以上是不饱和脂肪酸,因此被中医学认为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补气养血、美容和抗衰老等作用。但是,核桃仁中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使其储存时间有限。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微胶囊造粒法对核桃粉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明胶、大豆分离蛋白、糊精等水溶性壁材包裹核桃仁中的油脂,再经喷雾干燥脱去壁材中的水分使之成为O/W型微胶囊,从而防止油脂与外界氧的接触,得到了油脂含量高达35.3%、包埋率85.7%、预测保质期12个月的核桃粉产品。

    •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2004, 20(1):234-237.

      摘要 (990) HTML (0) PDF 0.00 Byte (1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猕猴桃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特别是亚麻酸含量高达63.99%。为防止猕猴桃籽油的氧化,采用喷雾干燥法对猕猴桃籽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产品进行了电镜观察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壁材采用1∶1的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1∶1.5,料液总固形物含量为25%,在30~35 MPa压力下均质处理,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制得的微胶囊结构理想,抗氧化性较好。

    • 柑桔保健果醋酿制工艺的研究

      2004, 20(1):238-241.

      摘要 (1118) HTML (0) PDF 0.00 Byte (1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开发利用我国的柑桔资源,对柑桔果醋的酿制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拟水平均匀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果胶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0.037%,温度40℃,时间4 h;酒精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接菌种量0.037%,温度30℃,表观糖度11%;醋酸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接菌种量0.85%,温度37℃,酒精度(v/v)6.0%。通过营养分析和对比表明,生产出的果醋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适合于作为调味品或者生产保健饮料。

    • 高粱外种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组分鉴定

      2004, 20(1):242-245.

      摘要 (1250) HTML (0) PDF 0.00 Byte (1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旨在提取黑龙江产高粱外种皮中的原花青素并鉴定其组成。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柱层析、葡聚糖(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进行纯化和分离,纯化和分离的原花青素产物用ESI-MS鉴定其组成。在影响提取率的4个因素温度、料液比、时间和pH值中, 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料液比也有一定影响。研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80℃,时间1.5 h,pH值为4,料液比为1∶20;通过ESI-MS鉴定出了原花青素的组成成分的分子量,黑龙江产高粱外种皮中的原花青素以聚合度小于5的低聚体为主。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分布式智能型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种设计与实现

      2004, 20(1):246-249.

      摘要 (1154) HTML (0) PDF 0.00 Byte (1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农业环境自动化控制的需要,研制了“分布式智能型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体系结构为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智能控制仪的主从式结构, 系统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农业温室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温室内外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调节,为农作物创造最优化的生长条件。实时多任务系统使系统的通信,环境参数采集,控制可以同时进行;由于现场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依靠精确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本系统采用存储大量现场经验和知识的专家系统来达到控制的目的。采用专家系统从理论上去验证和分析系统,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降低了开发难度。系统硬件主要由环境因子实时监测模块、智能决策模块组成。软件部分采用COM组态方式实现,包括数据库管理模块、人工控制模块等,具有操作简便,可靠性高,易升级扩充等特点,已实现产品化。

    • 温室气动天窗机构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2004, 20(1):250-254.

      摘要 (592) HTML (0) PDF 0.00 Byte (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华东地区的气象资料,分析确定风载与天窗位置角的关系,同时计算天窗均布结构重力和集中力两种荷载,在此基础上,针对经过优化设计的气动天窗机构,导出气缸负载表达式。结合气压传动特性,导出驱动力矩、驱动功率、排气节流压降和天窗运动的动力学基本方程。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以动力学基本方程为目标函数,考虑适当的约束,建立气动天窗的动力学仿真模型。模型求解给出了气缸负载、天窗驱动功率、天窗角加速度和角速度等随天窗位置角变化的过程。

    • 利用地下水对猪舍地板局部降温效果研究

      2004, 20(1):255-258.

      摘要 (935) HTML (0) PDF 0.00 Byte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躺卧区温度高低对猪只的躺卧行为有直接影响。利用地下水,为农村简易开放式猪舍的躺卧区地板设计了一套局部降温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躺卧区无降温系统时,其地板温度与舍外气温接近;采用该降温系统后,在室外气温为27~34℃时,躺卧区地板温度基本维持在22~26℃之间,基本满足了猪只躺卧的要求。躺卧区地板温度低于26℃时,85%以上的猪选择躺卧区躺卧;温度为30~32℃时,只有10%~20%的猪仍选择躺卧区躺卧;超过33℃后,所有的猪都不在躺卧区休息。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温湿度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

      2004, 20(1):259-262.

      摘要 (1005) HTML (0) PDF 0.00 Byte (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创造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针对温室系统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训练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采用此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控制温室系统,由数值实验可以看到采用此控制器的温室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过程平稳、编程简单的特点。

    • 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室内温湿度预测模型的研究

      2004, 20(1):263-266.

      摘要 (816) HTML (0) PDF 0.00 Byte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利用传热学理论,以温室热平衡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温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动态模型,并以此建立了室内温湿度预测模型。最后,作者通过SR5.2型连栋塑料温室的实验研究,求出该模型参数,为实现智能温室前馈控制奠定基础。

    • 基于触摸屏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实现

      2004, 20(1):267-269.

      摘要 (994) HTML (0) PDF 0.00 Byte (6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温室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推广,如何使操作人员更加方便地操作温室监控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触摸屏实现温室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该人机界面采用Amulet系列触摸屏开发套件来实现,同时给出了用开发套件内嵌的HTML语言编写的界面控制语句。通过此人机界面,温室监控系统摆脱了传统人机界面的界面复杂、不友好及成本高等缺点,操作容易,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 设施环境中红光与远红光比值调控的研究进展

      2004, 20(1):270-273.

      摘要 (1441) HTML (0) PDF 0.00 Byte (1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详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设施园艺环境中R/FR比值对植物形态、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实验、生产中R/FR比值调控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人工光源及光质调控薄膜的R/FR特性,对进一步开展此项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 废食用油转化成柴油机替代燃料的试验研究

      2004, 20(1):274-277.

      摘要 (932) HTML (0) PDF 0.00 Byte (8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用植物油是通过植物生产转化太阳能而形成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它不仅可食用,同时也是石化柴油的替代能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将产生大量的废食用油。为解决废食用油的排放所造成环境的污染及能源的浪费问题,对废食用油制得柴油机的代用燃料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用废食用油经酯交换反应制成柴油替代燃料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得到了提高反应产率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70℃,油醇摩尔比为1∶6,以NaOH为催化剂且浓度为1.0%,反应时间为20~30 min时,用废食用油经酯交换反应制得脂肪酸甲酯的产出率为92%。

    • 基于摄入养分含量预测猪新鲜粪便肥料成分含量的试验研究

      2004, 20(1):278-283.

      摘要 (583) HTML (0) PDF 0.00 Byte (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旨在建立基于摄入养分含量的数学模型,用来预测猪粪便肥料成分含量。通过饲养试验得到摄入养分含量和猪粪便中肥料成分含量的实测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由方差分析得出:不同的日粮水平对粪中、尿中和粪尿混合物中总氮含量影响显著,对尿中和粪尿混合物中钾含量影响显著,对磷和铵态氮的含量影响均不显著;不同日粮水平对粪中磷的百分含量的影响显著。由回归分析得到:利用摄入粗蛋白的量可预测粪、尿和粪尿混合物中总氮的含量;利用摄入钾的量可预测尿中和粪尿混合物中钾的含量;利用摄入磷的量可预测粪中磷的百分含量。

    • 浮萍净化氮磷污水生长条件研究

      2004, 20(1):284-287.

      摘要 (884) HTML (0) PDF 0.00 Byte (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5个浮萍品种,通过不同环境温度下氮磷模拟污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5个浮萍品种在氮磷污水中的最佳生长条件,从而为进一步筛选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效净化氮磷污水的浮萍优化品种及其氮磷污水净化技术革新提供了基础。

    • 重庆市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估算研究

      2004, 20(1):288-292.

      摘要 (1578) HTML (0) PDF 0.00 Byte (1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因而畜禽粪便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对重庆市畜禽养殖业进行调查,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确定重庆市畜禽粪便年排放量估算方法和各种估算参数。以2001年为基准,估算出重庆市主要畜禽(猪、牛、羊、马、兔、家禽等)年粪尿排放量和粪尿中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物质量(有机质、氮、磷、钾),以便对重庆市畜禽粪便污染作一个定量的认识。估算结果为重庆市2001年畜禽粪尿排放7421万t,其中有机质为806万t,氮42.5万t、磷21.48万t、钾44.98万t。该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工农业生产布局和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 >农业水土工程
    • 万柏林区城乡结合部的耕地变化定量分析

      2004, 20(1):293-297.

      摘要 (711) HTML (0) PDF 0.00 Byte (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GIS技术与统计方法对1990~2001年太原市万柏林区城乡结合部的耕地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1年间全区耕地转为他用的面积占所有土地转用总和的52.04%。在8类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转用量最大,面积为766.38 hm2;耕地动态度最高,为2.14%。城区外土地区位优势与建设用地比较利益较大,导致区域内耕地分布重心向城市中心外更远的方向移动,11年共移动了0.95 km;8类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相对变化率在位于城乡结合部核心区的小井峪乡最高,达2.98。补充耕地时成片开发后备土地使耕地大图斑增多,近城区的零星耕地因建设占用使耕地小图斑减少,致使全区耕地破碎度由0.264减少到0.258,耕地分离度则由0.65上升到0.68,耕地重要度由53.23%下降到44.86%。

    • 基于TM数字图像的耕地变化检测及其驱动力分析

      2004, 20(1):298-301.

      摘要 (736) HTML (0) PDF 0.00 Byte (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研究靶区,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TM 数据,对耕地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人机交互式的目视解译和人工修正方法提取耕地信息,以分类后比较法和历史土地利用专题图支持下的目视检测方法进行耕地变化信息的获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TM数字图像的耕地变化及其自然和人为驱动力指标,通过耕地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空间一致性分析等,确定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从1987年至1998年,垦利县耕地面积减少了5 321.8 hm2,平均每年减少483.8 hm2,耕地的减少主要分布于中部稻田区和东北部旱区。不良的人为活动、土壤盐渍化和水源的匮乏是该区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

    • 基于遥感与GIS的土地用途转移分析——以洞庭湖区为例

      2004, 20(1):302-306.

      摘要 (681) HTML (0) PDF 0.00 Byte (5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以1989~1990、1999~2000年获取的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TM或ETM图像为主信息源,对洞庭湖区近10年土地用途的转移变化进行了检测,对驱动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的10年间,耕地减少0.9万hm2,占总面积的比重减少了0.32%;各类建设用地总计增加了0.75万hm2,比重增加0.26%;水域增加0.16万hm2,比重增加了0.06%。林地略有减少,草地、未利用地略有增加。流失的耕地中,绝大部分被退田还渔还湖,或被建设用地所占用。建设用地的扩张占地中,耕地被占74.08%,林地被占20.86%。土地利用、土地价格及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科技的进步对土地用途的转移有决定性的影响。

    • GIS支持下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2004, 20(1):307-310.

      摘要 (1323) HTML (0) PDF 0.00 Byte (1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农业部有关耕地地力等级评价在山东省的试点县青州市为例,在借助遥感、野外采样和室内化验分析等手段获取大量耕地地力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在GIS的支持下,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成功地实现了耕地地力自动化、定量化评价。评价获取了青州市各耕地地力等级面积及其分布信息,经实地调查分析符合当地实际,表明运用该技术方法对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对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有积极意义。

    • 基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2004, 20(1):311-314.

      摘要 (950) HTML (0) PDF 0.00 Byte (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管理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依据和实施保障,其过程涉及大量空间数据的处理,利用GIS技术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讨论了利用ESRI的ArcView GIS 8.2软件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和经验,同时对系统的业务流程、总体结构、功能设计、“数字国土工程”数据的转换应用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以山东省龙口市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管理为例进行了系统的开发实践。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您是第位访问者
ICP:京ICP备06025802号-3
农业工程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