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4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农业水土工程
    • 叠片式砂过滤器水力特性模拟计算(英)

      2008, 24(8):1-5.

      摘要 (1395) HTML (0) PDF 0.00 Byte (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微灌工程中灌水器堵塞的问题,通过大量的水力性能测试和反冲洗性能试验,探讨了叠片式砂过滤器当滤管直径一定时的最佳叠片数,提出叠片式砂过滤器的水力性能特性方程和过滤水头损失公式,试验证实所建立的叠片式砂过滤器的水头损失公式比原有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高,即在设计流速条件下误差仅为3.18%,为开发研究新型砂过滤器提供参考。

    • 用凯勒均匀度进行微灌系统设计的质疑

      2008, 24(8):6-9.

      摘要 (1139) HTML (0) PDF 0.00 Byte (9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凯勒均匀度指标进行微灌系统设计的方法,美国还在使用,为了探讨该设计方法是否正确,该文从凯勒均匀度的定义与多孔出流管水力学原理出发,对凯勒均匀度的两种定义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两种定义有实质性差别,不能混淆。凯勒均匀度的田间实测数据计算公式(定义1)只能作为微灌系统的后评价指标,用凯勒均匀度指标进行微灌系统设计的方法,是以制造偏差系数为基础的(定义2),而后者只是工作压力最小点的灌水器出流特征,作为设计指标,缺乏合理性;该方法中用推荐均匀度(EUT)来替代计算均匀度(EU),导致最小压力灌水器的流量期望值计算公式缺乏科学根据;而允许水头差计算公式与多口管水力学规律不符。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在于当时多口管水力学研究还不成熟,而微灌生产实际又迫切需要设计方法。时至今日,应该重新审视这一设计方法。

    • 滴灌系统CAD管网布置模型及应用

      2008, 24(8):10-14.

      摘要 (1106) HTML (0) PDF 0.00 Byte (12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滴灌系统田间管网布置的特点,提出了用于滴灌系统CAD的管网布置模型,并借助通用软件包二次开发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这一模型的管网布置算法(PIPE算法)。该算法包含了管网逻辑单元的移位、求交、属性数据操作等基本特征。应用该模型及相应的算法,可以在CAD支撑软件中完成灌溉管网的CAD二次编程,从而生成可定制的可视化人机交互环境,实现滴灌管网各种形式的快速布置,提高滴灌系统规划设计的效率。该研究结果对其他灌溉方式管网布置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新疆棉田膜下滴灌盐分运移规律

      2008, 24(8):15-19.

      摘要 (1730) HTML (0) PDF 0.00 Byte (1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主要从不同生育阶段和滴灌年限、不同方向(垂直和水平)、不同土壤质地三个方面对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进行了分析比对,初步得出:随着生育期的推后,各土层含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垂直方向盐分的积累在0~60 cm土层逐渐增加,60~100 cm土层盐分积累受膜下滴灌影响较小;水平方向背行(露地部分)中央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滴头处盐分积累最少;对于不同土壤质地,壤土中的盐分分布较黏土中的呈更规律的变化;不同滴灌年限中滴灌年限越长,棉田中的盐分积累就越多。

    • 利用DRAINMOD模型模拟不同排水管间距下的作物产量

      2008, 24(8):20-24.

      摘要 (1288) HTML (0) PDF 0.00 Byte (1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田排水工程在防御涝渍灾害、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和改善田间耕作管理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排水工程来减轻或消除涝渍灾害的影响是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DRAINMOD模型适用于地下水位管理系统及地下排水水位和产量变化。该文结合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实测土壤、气象、作物等资料,用DRAINMOD模型进行长序列模拟,得到不同排水管间距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冬小麦来说,排水间距的大小对其相对产量的影响较小,棉花生长期出现涝渍的概率超过50%,若排水间距大于40 m,相对产量下降明显,在该试验区地下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以棉花的设计指标作为设计参数,用于指导排水工程的设计。

    • 原状土与扰动土导气率、导水率与含水率的关系

      2008, 24(8):25-29.

      摘要 (1557) HTML (0) PDF 0.00 Byte (1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分析土壤导气特性与土壤导水特性间的关系,该文通过研究陕西杨凌小麦试验田土样导水率和导气率随含水率的变化特征,比较原状土与扰动土导气和导水特征,分析相对导水率和相对导气率与饱和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导水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且无论导水率还是导气率原状土都比扰动土大,证实土壤结构及孔隙特征对水和气的传输有巨大的影响,扰动土和原状土变化趋势虽然基本相同,但曲线不重合,说明扰动土和原状土的孔隙连接性和弯曲程度不尽相同。

    • 华北半湿润地区微咸水滴灌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08, 24(8):30-35.

      摘要 (1356) HTML (0) PDF 0.00 Byte (1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安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微咸水资源,必须了解微咸水灌溉对作物和土壤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连续3a(2003~2005年)在华北半湿润地区就滴灌条件下不同盐分浓度微咸水和土壤基质势对番茄地下、地上部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发现不同盐分浓度微咸水(1.1~4.9 dS/m)和土壤基质势(滴头正下方0.2 m深度土壤基质势下限控制在–10~–50 kPa)处理对番茄根干重密度、根长密度、最大叶面积指数、总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等都没有明显的影响,且不同盐分浓度和土壤基质势处理间没有显著的交互影响。因此,华北半湿润地区滴灌条件下,番茄缓苗阶段后用EC<5 dS/m的微咸水灌溉,对番茄的生长和产量是安全的。

    • 基于博弈论的可拓评价方法在灌区运行状况评价中的应用

      2008, 24(8):36-39.

      摘要 (1101) HTML (0) PDF 0.00 Byte (1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灌区运行状况评价方法的不足,引入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方法。运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克服了传统的可拓评价方法中单纯依靠指标数据赋权而忽略了指标自身对评价的重要性等弊端。在等级评定中,通过计算等级变量特征值得到等级所属程度。运用上述方法对东港灌区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表明将改进的可拓评价方法运用到灌区的综合评价中是合理可行的。

    • 中国农田施氮水平与土壤氮平衡的模拟研究

      2008, 24(8):40-44.

      摘要 (1377) HTML (0) PDF 0.00 Byte (1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估算全国尺度的农田土壤氮素的输入输出平衡状况,并探明土壤氮素的基本去向和氮素污染的可能性,以求合理施用氮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该文主要运用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方法,在GIS区域数据库支持下运行模型,并综合分析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以近20 a来氮肥投入最多的1998年为例,全国农田土壤氮素平衡状况表现为总体过剩,总过剩量为456~962万t N,均值为709万t N。化肥态氮肥投入是土壤氮素收入的主要途径,占到氮素总收入量的近60%,其大量投入是造成农田土壤氮素过剩的主要原因;另外,从氮素的支出途径来看,除了作物生长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氮素以外,通过NH3挥发和氮淋溶丢失了大量的氮素,分别占总支出量的35%和15%,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中国农田氮平衡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减少氮素的无效丢失十分必要。

    • 施肥水平对长武旱塬地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模拟

      2008, 24(8):45-50.

      摘要 (1086) HTML (0) PDF 0.00 Byte (10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在实时气象条件下确定旱塬区适宜的肥力水平和产量水平,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长武旱塬地1957~2001年期间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冬小麦田产量效应。模型验证结果表明CK、N、NP处理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0.764和0.740,均达到显著水平,WinEPIC模型对不同肥力处理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模拟较为准确。模拟结果表明,无肥、低肥、中肥和高肥处理下连作冬小麦的产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055、1.422、2.405和3.170 t/hm2,不同肥力处理间差异显著, 以中肥和高肥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为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旱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 滴灌用黄河水泥沙分离试验研究(简报)

      2008, 24(8):51-53.

      摘要 (14378) HTML (0) PDF 0.00 Byte (1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农业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将碟式分离机与FXJ-150-I型水力旋流器串联用于黄河水泥沙分离。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串联分离设备参数对溢流量和溢流颗粒D50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溢流量的参数主次排列为旋流入口压力、旋流器底流口直径和转鼓转速, 而影响溢流D50的参数主次排列为旋流入口压力、转鼓转速和底流口直径。考虑试验因素对溢流量和溢流中粒径D50影响程度的大小以及它们在分离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优化了串联分离设备参数:旋流入口压力为0.06 MPa、底流口直径为12 mm、转鼓转速为3500 r/min。

    • 江西省人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防治研究(简报)

      2008, 24(8):54-57.

      摘要 (1251) HTML (0) PDF 0.00 Byte (1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给江西省各级政府开展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基础数据,该研究在江西省范围内采用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了该省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及其分布,估算了该省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情况。并从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出发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建议。

    • >土地整理工程
    • 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遥感分析(英)

      2008, 24(8):58-62.

      摘要 (1684) HTML (0) PDF 0.00 Byte (1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使用TM影像和参与性农村评估获取的数据,研究了1986-2005年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6-1997年间,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或林地是重庆市3个最大的土地转换类型,而1997-2005年,这一转换则体现为耕地退为林地、建设占用耕地、耕地转换为水体和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或林地。建设用地的扩张以耕地的减少为代价,而同时又有大量的草地和未利用地开垦成耕地。林地的快速增加来源于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和建设用地的复垦。同时,三峡工程的修建也使得沿江及其支流的部分耕地转换为水域。然而,驱动重庆土地利用变化的这一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安排和土地利用覆盖的原始格局。前者决定短时期内重庆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方向,而后者则在大的环境背景下,决定重庆土地利用变化异质性的根本性力量。研究有助于理解后备资源短缺下的土地资源压力,对制定合适的土地管理时间策略,监测生态系统状况和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GIS的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形特征

      2008, 24(8):63-67.

      摘要 (1455) HTML (0) PDF 0.00 Byte (1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以西安市浐灞河流域为例,结合遥感数据成图与GIS空间分析建模,开发了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斑块形状分维数、空间结构盒维数、空间分布信息维数与区域形态半径维数的计算脚本,并对各种分形维数的特征与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斑块形状分维数、空间结构盒维数、空间分布信息维数与区域形态半径维数是几种性质不同功能各异的分形维数,四者能够表征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在斑块水平、斑块类型水平以及景观水平3个层次的分形特征;斑块形状分维数体现了不同地类斑块形状的复杂程度及其所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强度;空间结构盒维数反映了不同地类空间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不规则程度;空间分布信息维数反映了不同地类斑块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形态半径维数反映了不同地类区域形态针对某一中心点的聚散特征。

    • 土地利用区间数多目标规划模型及其应用

      2008, 24(8):68-73.

      摘要 (1672) HTML (0) PDF 0.00 Byte (1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对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和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四川双流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该文提出采用区间数不确定性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双流县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通过设计区间数单目标规划模型来确定每个目标的希望水平及容忍限,建立辅助模型平衡各个目标的规划值,计算得到各类用地调整后的优化面积,以及土地利用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合理用水量,为决策者在土里利用规划中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实例研究,表明了土地利用区间数多目标规划模型方法的有效性。

    • 耕地质量预警系统设计与实证

      2008, 24(8):74-79.

      摘要 (1490) HTML (0) PDF 0.00 Byte (1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既要能保证耕地数量水平的动态平衡,还要能保证耕地质量水平的动态平衡,而实时监测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建立耕地质量预警系统则是保障区域耕地质量动态平衡所必需的。该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在耕地质量评价及其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数学方法,设计了耕地质量预警系统的功能、数据库内容、指标体系、警度判定模型及预警结果外推方法,并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进行了耕地质量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质量预警系统具有动态、实时的监测及预警功能,是阻止区域耕地质量下降、维持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工具,预警系统判定的警度指示着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系统要素偏离正常状态的程度,为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调控提供了控制点。

    • 陕西省土地整理工程生态承载力模型

      2008, 24(8):80-83.

      摘要 (1167) HTML (0) PDF 0.00 Byte (1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在深入分析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将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承载力定量计算应用到陕西省土地整理工程中,并按土地整理地貌分区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土地整理后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渭北黄土台塬区、关中平原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净增加0.0538 hm2、0.0735 hm2和0.0698 hm2;人均生态赤字分别减少了21.33%、18.27%和36.95%。可见通过土地整理有效缓解了陕西省的生态环境压力。

    • 基于自适应ARMA模型的区域农业总产值构成研究与应用

      2008, 24(8):84-88.

      摘要 (1288) HTML (0) PDF 0.00 Byte (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噪声的存在并随时间累积,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时间序列的中期预测。该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将模型状态划分为无噪声的迭代模型和有噪声的观察模型,并根据迭代模型的特点,详细推导并完整给出了它的迭代求解公式,以便使其可以用于时间序列的中期预测,同时研究1985~2001年黄淮海平原农业、牧业与渔业产值预测模型,得到较理想的预测结果。并用所建模型对2001年产值进行外延预测,以期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 基于不同标准的郑州市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2008, 24(8):89-94.

      摘要 (1239) HTML (0) PDF 0.00 Byte (1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郑州市耕地土壤为例,对其表层重金属Pb、Cr、Cd、Hg、As 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别根据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为: Hg、Cr、Pb、As、Cd;全区土壤环境质量完全满足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北部和东南部大部分满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而仅约半数的土壤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可为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

    • 河北省耕地资源时空格局演变和驱动力

      2008, 24(8):95-99.

      摘要 (1462) HTML (0) PDF 0.00 Byte (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河北省1995-2005年耕地变化统计数据,研究耕地利用现状和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定量研究了耕地资源和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 a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经历了“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均呈现总体减少的变化趋势。空间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平原区耕地减少最多,占37.80%;丘陵山区耕地减少面积占26.09%。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粮食安全是河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加强耕地变化驱动力与驱动机制研究,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控制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保持耕地质量和数量的动态平衡,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农用地等级折算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简报)

      2008, 24(8):100-103.

      摘要 (1649) HTML (0) PDF 0.00 Byte (1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实现中国严格保护耕地的一项基本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即包括数量平衡又包括质量平衡。该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基础之上,进行了辽宁省耕地各等级之间的折算系数测算,建立了耕地各等级之间的折算系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用地等级折算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应用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各等级折算系数间的变化规律,二是要注意耕地各等级系数间的变化梯度,本研究最后提出在依据农用地等级折算系数进行补充耕地时,有必要建立所补充耕地的质量标准体系,真正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质量平衡。

    • >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
    • 燃用生物质气化气的内燃机特性分析

      2008, 24(8):104-108.

      摘要 (966) HTML (0) PDF 0.00 Byte (1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质气化气的组分对内燃机的排气温度、最大爆发压力、有效热效率和尾气排放都具有重要影响。各种气体成分的燃烧速率以及其中的阻燃成分都直接影响气缸内混合气的燃烧,同时影响内燃机的尾气排放。分析发现内燃机的排气温度过高、爆发压力偏低、能耗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质气化气热值低、燃烧速度慢;通过对尾气排放的测试分析发现,混合气的完全燃烧可以降低碳烟、CO和HC的排放,降低燃烧温度可以降低NOx的生成率。

    • 双流传动履带式车辆实现方向盘转向的台架试验

      2008, 24(8):109-112.

      摘要 (1286) HTML (0) PDF 0.00 Byte (13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使履带车辆的转向操作简便,并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储备,在现有静液压双流差速转向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与其匹配的采用方向盘操纵的控制装置,利用方向盘转角来控制两个定量马达的转速,再通过可差速传动的机械式变速箱分配到两侧驱动轮上,从而实现履带车辆双流传动装置转向期间车辆自动无级降速。通过台架空载试验测得车辆两侧驱动轮输出轴转速与方向盘转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与理论计算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方向盘转向来实现履带车辆转向期间自动无级降速是可行的,为进一步研究方向盘操纵双流传动履带车辆转向装置提供充分可靠的理论依据。

    • 基于针阀升程的喷油泵试验台数字化量油

      2008, 24(8):113-117.

      摘要 (1050) HTML (0) PDF 0.00 Byte (1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目前国内喷油泵试验台用量筒计量燃油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喷油器的喷油量与针阀升程、喷油时间、主轴转速、喷油压力等的关系,推导出喷油量公式并计算得出精确的喷油量,经单片机处理进行数字显示。经验证试验表明:由公式计算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测量数值,数字化量油方法可行。

    • 计及配变无载调压分头位置的电压/无功优化方法

      2008, 24(8):118-122.

      摘要 (1166) HTML (0) PDF 0.00 Byte (1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中国10 kV配电系统结构和运行特征,提出了计及配电变压器无载调压分头位置的配电线路无功运行优化数学模型。根据配电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只能在特定时期无载调节的特点,将实际配电负荷等值为多时段动态负荷。由该优化模型可以求得能够适应各时段负荷变化的最佳变压器分头位置和各时段最佳无功补偿容量及运行电压。介绍了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网损最小为目标的该优化模型的主要步骤和处理方法,用实际10 kV配电线路的仿真计算验证了在电压/无功优化模型中计及无载调压分头位置优化必要性和可行性。

    • 双旋转卧式滚筒粉料混合造粒机的设计与试验

      2008, 24(8):123-126.

      摘要 (1018) HTML (0) PDF 0.00 Byte (1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大多数粉体混合造粒设备存在对物料的针对性较强或混合设备与造粒设备分离的问题,基于搅拌和揉搓原理,研究开发了双旋转横卧式粉料混合造粒机,阐述了该设备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以铁粉做示踪物评价了混合均匀度,试验表明:该试验机的混合偏差为2.06%,混合均匀度最高可达到97.94%,混合周期在210 s左右。利用颗粒直径散点图的线性回归曲线斜率评价了颗粒均匀度,在试验时间50~1050 s内,造粒范围为3.89~18.78 mm;在250~650 s内,取样散点线性回归曲线的斜率在0.0644~0.1026之间。混合和造粒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对预混粉料适应性强、造粒范围较宽、混合均匀度和造粒均匀度较高、混合周期和造粒周期较短。

    • 土壤容重测定用分段式原状取土器的设计

      2008, 24(8):127-130.

      摘要 (1247) HTML (0) PDF 0.00 Byte (1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土壤容重测定中土样采集的效率和精准性,将环刀法和原状取土管法结合,进行了分段式原状取土器的研制。该分段式原状取土器主要由取土装置和土样分离装置等组成。与经典环刀法试验对比表明,分段式原状取土器可有效保证所取土样的原状度,并能提高取土效率4~8倍。

    • 不同生长期小麦茎秆力学性质与形态特性的相关性(简报)

      2008, 24(8):131-134.

      摘要 (1221) HTML (0) PDF 0.00 Byte (10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小麦茎秆生物力学性质指标与小麦优种特性的相关性,以正在优种选育过程中的4个北方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试验测定了开花期、乳熟期及蜡熟期茎秆基部第二节间的惯性矩、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弹性模量、抗弯刚度等生物力学指标及小麦形态、生理特性指标值;应用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了开花期主要生物力学评价指标为弯曲强度,乳熟期为抗弯刚度。并且确定了与相应生物力学相关度较大的形态、生理特性指标,开花期为:外径、茎秆干质量、株高、节间距、含水率、壁厚、穗质量;乳熟期为穗质量、外径、株高、叶鞘高、茎秆干质量。并且随着生长期的不同,相关度也不同,尤其是与含水率的相关度逐渐减小。该研究为建立生物力学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了选择依据。

    • 无导向片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的试验分析(简报)

      2008, 24(8):135-138.

      摘要 (1263) HTML (0) PDF 0.00 Byte (1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简化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的结构,便于推广应用,进一步满足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清选性能要求,该文运用正交试验、通用旋转组合试验和优化设计,找到了分离筒内无导向片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最优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吸杂风机转速、扬谷器转速和分离筒上锥角对籽粒清洁率和清选损失率影响均显著,但筒体高度对籽粒清洁率和清选损失率影响不显著。当吸杂风机的转速为2399 r/min,扬谷器的转速为1097 r/min,所得到的清洁率可达到99.15%,损失率为0.295%。

    • 轧辊-轧板式银杏脱壳机的优化设计与试验(简报)

      2008, 24(8):139-142.

      摘要 (1652) HTML (0) PDF 0.00 Byte (10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轧辊-轧板挤压式银杏脱壳机破壳率低、破壳混合物不易分离的问题,改进了轧板结构,设计了撞击缓冲板,并采用了筛分、风扬相结合进行仁、壳分离,对影响脱壳效果的参数组合进行了四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当轧辊材料选45#钢,轧板-轧辊间隙10 mm,轧辊转速1000 r/min时,将分级后的银杏置于50℃红外干燥箱内干燥4 h后进行脱壳分离试验,脱壳率较改进前提高了近9%,可达到70%;破碎率降低至小于12%,壳中含仁率和仁中含壳率分别为10%和8%,取得较好的脱壳效果。

    • 大功率农机作业效率与机组合理运用模式的研究(简报)

      2008, 24(8):143-146.

      摘要 (1319) HTML (0) PDF 0.00 Byte (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科学管理、合理运用大功率农业机械,提高机组的作业效率,在调查测试播种和麦收作业的基础上,对测试机组分别进行了时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播种作业和小麦割晒作业时间利用率与总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加种子肥料、故障维修和地头转向,个别机组存在动力匹配不合理的问题。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针对大功率农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组的合理运用模式。

    • >农业信息与电气技术
    • 牧草产量的遥感估算与载畜能力研究

      2008, 24(8):147-151.

      摘要 (1439) HTML (0) PDF 0.00 Byte (1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切实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实现草畜平衡,以畜牧业大省青海省为例,利用经过GPS定位的青海省牧草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牧草产量与NOAA/AVHRR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关系,分类建立青海省牧草产量估算线形模型与指数模型。模型的拟合结果良好,相关系数平方(R2)超过0.67。大部分时次的地面实测值与遥感估算值所处的产量等级基本一致,模型精度可以应用于大范围的牧草产量预测。根据牧草遥感估测结果,计算分析青海天然草场的载畜能力。结果表明,青海省县级天然草地年最高载畜量基本呈南高北低的态势。南部大部分县以及北部的祁连县在100~200万只绵羊单位之间,海西州和海东大部分县在50万只绵羊单位以下。

    • 遥感监测土壤含水率模型及精度分析

      2008, 24(8):152-156.

      摘要 (1504) HTML (0) PDF 0.00 Byte (1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含水率是决定农作物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该文通过对2003年10月到2005年3月宝鸡峡二支渠灌区的土壤含水率进行实地调查,并对TM5和TM7波段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再与参考点归一化土壤湿度指数求差后,建立遥感影像对土壤含水率的监测模型。并以2005年6月28日遥感影像为例,用建立的模型对土壤含水率进行定量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精度可达80%以上,反演效果最好的土壤深度是0~40 cm。应用此归一化土壤湿度指数模型监测土壤含水率,可以满足灌区大范围宏观监测要求。

    • 采用MECC在线堆积同步检测茶叶中七种残留农药

      2008, 24(8):157-161.

      摘要 (1140) HTML (0) PDF 0.00 Byte (1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茶叶中的痕量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堆积技术的茶叶中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痕量残留的一次进样同步检测方法。通过参数优化,得到最优的柱上在线堆积浓缩操作工艺:以15%异丙醇、20%乙腈、6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50 mmol/L tris的混合物为背景缓冲溶液(BGS)。茶叶的浸提液经过固相萃取净化吹干后,用1 mmol/L SDS溶解溶液残渣。进样100 s后施加反向电压,进行农药反向在线堆积,当电流恢复至正常分离时的95%时改变电压方向,进行正常分离。经过在线堆积浓缩,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痕量残留堆积因子均高于17,回收率在82%以上,检测下限分别达到:功夫菊酯0.05 mg/kg、联苯菊酯0.05 mg/kg、百树菊酯0.05 mg/kg、高效氯氰菊酯0.05 mg/kg、溴氰菊酯0.2 mg/kg、二氯菊酯0.05 mg/kg、氰戊菊酯0.05 mg/kg,满足了2006年欧盟茶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最低标准。

    • 基于数据仓库的土壤环境监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

      2008, 24(8):162-168.

      摘要 (1143) HTML (0) PDF 0.00 Byte (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土壤环境监测全流程优化问题,提出了监测流程综合挖掘方法,采用数据仓库和工作流挖掘技术,构建了一个土壤环境监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首先,采用雪花结构建立了数据模型构架,为流程挖掘提供数据底层;然后建立了监测流程综合挖掘模型构架,给出了监测单元挖掘、监测点位挖掘和监测数据挖掘,以及综合挖掘的模型函数和参数,以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的思路实现了土壤环境监测全流程优化。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土壤环境监测效率,拓展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构建土壤环境监测数据仓库和专家系统提供指导。

    • 利用光谱反射率预测烤烟叶片烟碱含量

      2008, 24(8):169-173.

      摘要 (1379) HTML (0) PDF 0.00 Byte (1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ASD Field spec FR 2500光谱仪测定了不同生育期不同氮钾处理的烤烟叶片光谱反射率,通过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和光谱特征变量与烟碱含量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出特征波长,并对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光谱回归方程预测效果最好、光谱反射率回归方程次之、特征变量回归方程最差。筛选出光谱反射率特征波长为1792 nm、一阶导数光谱特征波长为810 nm。光谱反射率和一阶导数光谱在427~712、741~810、1382~1879、1905~1969、2067~2338 nm范围内与烟碱含量相关性强。本研究为采用高光谱技术预测烟叶烟碱含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 基于LabVIEW的生物发酵过程远程在线监控系统设计

      2008, 24(8):174-177.

      摘要 (1188) HTML (0) PDF 0.00 Byte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生物发酵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基础,随着微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发酵工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迫切要求对发酵过程进行先进的控制和优化。目前,LabVIEW在发酵过程在线监测与自动化控制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应用,并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大多数研究以上下位机的控制方式为主,对发酵过程进行异地网络化监控少有报 道,该文详细介绍整个系统在线监控与远程监测过程的实现。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结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网络和各类传感器,基于Modbus总线通信协议,实现了生物发酵过程各参数的实时采集和控制,并利用DataSocket技术实现了远程监控。详细介绍了监控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构成,以及各功能模块实现的关键技术。实验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稳定、能较好地实现发酵过程远程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控。

    • 农村户用风/光/水互补发电与供电系统的可行性(简报)

      2008, 24(8):178-181.

      摘要 (1157) HTML (0) PDF 0.00 Byte (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中国农村用能和供能现状的基础上,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论证了农村户用风/水/光互补发电技术研究的必要性。提出研究与开发农村户用风水光发电与供电系统,并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技术基础论证了其可行性和技术关键,最后分析和预测了该技术的产业前景。

    • 谷物产量分布图生成系统的开发研究(简报)

      2008, 24(8):182-184.

      摘要 (1246) HTML (0) PDF 0.00 Byte (9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立足于国产谷物测产系统的需求,开发谷物产量数据处理和产量分布图生成系统。确立了该系统主要功能和系统层次结构,选用了距离反比加权空间产量数据插值(Inverse Distance to Power)算法,采用值过滤和3σ法则滤除粗大产量数据,研究了等值线产量图生成方法,开发了具有空间数据插值、误差产量数据过滤、产量数据统计分布、原始产量点图、栅格图和等值线图的谷物产量图生成系统。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生物降解热塑性全淀粉塑料研制

      2008, 24(8):185-188.

      摘要 (1631) HTML (0) PDF 0.00 Byte (10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天然淀粉不具有热塑性,无法在塑料机械中进行加工,要使其具有热塑性就必须使其分子结构无序化。该文应用两步法使其增塑后,使淀粉具备了热塑性加工的可能性。以热塑性淀粉为主制备了全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表征,其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蒸汽爆破技术在秸秆厌氧发酵中的应用

      2008, 24(8):189-192.

      摘要 (1650) HTML (0) PDF 0.00 Byte (1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探讨提高秸秆厌氧发酵产气量的新工艺。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的关键参数“爆破压力”和“保留时间”对秸秆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的秸秆比未经预处理秸秆厌氧发酵的产气量提高34%~67.36%,蒸汽爆破预处理压力在3.0 MPa、保留时间为90 s时,每克干秸秆厌氧发酵沼气产量最大值达到304.72ml;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秸秆厌氧发酵的启动时间和发酵周期大大缩短。

    • 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中加入共溶剂制备生物柴油

      2008, 24(8):193-196.

      摘要 (1051) HTML (0) PDF 0.00 Byte (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菜籽油毛油和甲醇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在自制的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中连续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加入共溶剂四氢呋喃或者丁酮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加入共溶剂,可以明显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在以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KOH占油脂质量的1%,加热导热油的温度控制在250~270℃,原料通过管式反应器的流速为5 L/min的条件下,原料通过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一次的产率,由未加共溶剂时的56%,提高到80%以上,最高产率则由未加共溶剂的76.5%,提高到了94.1%。在管式静态混合反应器中适当减少共溶剂的用量,生物柴油的产率变化不大。加入共溶剂,反应可以在6~9 min达到90%以上的产率。

    • Ba(OH)2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2008, 24(8):197-201.

      摘要 (1785) HTML (0) PDF 0.00 Byte (1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简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工艺过程,实现生物柴油绿色生产。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Ba(OH)2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油醇摩尔比、Ba(OH)2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并将Ba(OH)2与KOH的催化效果进行了简单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油醇摩尔比1:6、Ba(OH)2用量2%、反应温度60℃。在此条件下以大豆油为原料90 min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94.27%,花生油、亚麻油、菜籽油等相应转化率均超过95%,同时对比实验证明Ba(OH)2与KOH具有同样高的催化活性,反应产物成分相同,且Ba(OH)2可通过BaSO4沉淀的形式简单、完全回收。Ba(OH)2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生物柴油制备催化剂。

    • 超声波辅助制备米糠生物柴油及其燃料排放特性

      2008, 24(8):202-205.

      摘要 (5463) HTML (0) PDF 0.00 Byte (2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超声波辅助碱催化米糠油与醇酯交换反应进行了一些列试验研究,并与传统机械搅拌法比较,论证其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方法可以缩短酯交换反应的时间15~20 min。超声频率40 kHz条件下反应速度较28 kHz快,但是由于产物水洗分离困难而使得产物得率反而有所下降。超声辅助酯交换法还可以减少催化剂的用量,当催化剂用量为质量分数0.5%时可得到最高的转化率和得率。轻型车排放试验结果显示燃用米糠生物柴油可以显著降低CO和HC排放,而NOx排放有少量增加。

    • 利用小型流化床的生物质热裂解影响因素分析

      2008, 24(8):206-209.

      摘要 (884) HTML (0) PDF 0.00 Byte (6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化石能源的储量减少与污染使人们必须寻找其他替代能源,其中生物质能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该文以榆木木屑、红松木屑和秸秆为原料,在自制的小型流化床上开展了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木屑的产油率最高,热裂解的温度对产油率的影响很大,500℃时生物油的产量最高,热裂解温度越高,裂解气体产量越高,气体热值也越高,而碳的产量越低。而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裂解气体成分也发生变化,在裂解10 min左右,裂解气体中可燃气体成分最高。

    • 温室透光覆盖材料透光特性的测试

      2008, 24(8):210-213.

      摘要 (1413) HTML (0) PDF 0.00 Byte (17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透光特性是温室透光覆盖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数值的表达却因测试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该文介绍了透光覆盖材料太阳辐射透过率的测试及计算方法,选用聚乙烯塑料膜(PE)、浮法玻璃、聚碳酸酯双层中空板(PC)三种典型的覆盖材料进行了测试,计算了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标准C、标准A和标准D65三种光源下,在可见光与PAR波段范围内,基于4种权重系数下的覆盖材料透光率和光合有效辐射(PAR)透过率。结果表明,PE薄膜几乎不受影响,浮法玻璃相差2%左右,聚碳酸酯双层中空板差异达2%~3.7%。

    • 基于GIS的浙江杨梅种植区划

      2008, 24(8):214-218.

      摘要 (1464) HTML (0) PDF 0.00 Byte (1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杨梅(Myrica rubra Sieb et Zucc.)是浙江著名的特色水果之一,浙江的气候比较适宜杨梅种植,但由于区域布局不合理制约了杨梅的发展。根据杨梅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出了杨梅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并建立了各区划指标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空间分析模型。借助浙江省1︰25万地形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化土壤图,综合考虑气候因子、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等要素,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对11个区划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建立杨梅栽培区划指标判断矩阵。将11个区划指标适宜性等级图按照权重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综合指数分布图。同时参照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将不适宜杨梅种植的地块屏蔽,分析综合指数分布规律,将浙江省杨梅种植综合气候区划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个等级。最适宜种植区占评价区域面积的25.15%,主要集中在宁波、台州、温州、丽水、金华、杭州和绍兴地区的低丘陵地带;适宜区占参评土地面积的46.37%,主要分布在丽水、温州、金华、杭州和衢州等海拔高度为500~700 m的半高山区;不适宜区占评价区域面积的28.48%,主要在丽水市和杭州市的海拔在7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本研究以期能为浙江特色作物的规划和杨梅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沼液复合型杀虫剂的有效期和生态环保性能

      2008, 24(8):219-222.

      摘要 (882) HTML (0) PDF 0.00 Byte (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在沼液复合型杀虫剂药效显著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有效期和生态环保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松针碱水、苦楝和蓖麻叶浸出液等混合物为主要添加剂的BP05号沼液复合型杀虫剂有效期小于37 d,其商业化比较困难,而以木醋液及杀虫抗生素等混合物、印楝素和鱼藤酮等混合物、烟碱和苦参碱等混合物、草木灰滤液和蓖麻叶浸出液等混合物为主要添加剂分别配制的其它4种沼液复合型杀虫剂有效期均超过89 d,且对蔬菜既无药害,对害虫天敌也基本无毒杀作用,生态环保特性比较好,适于沼液复合型杀虫剂的进一步商业化。

    • 纳米TiO2光半导体溶胶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抗菌性能

      2008, 24(8):223-226.

      摘要 (1046) HTML (0) PDF 0.00 Byte (16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鉴于纳米二氧化钛半导体材料在医学、环保领域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长效、安全、无残留的成功抑制,本试验探讨纳米二氧化钛半导体材料在植物领域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与抑制作用。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TiO2半导体溶胶材料,无菌瓷板涂布成膜,黑光照射,统计病原菌存活数、相对抗菌率,鉴定TiO2溶胶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该溶胶的平均粒径为30.6 nm,为锐钛矿型,分散度、稳定度良好,成膜与附着力良好。抗菌鉴定表明,3次均匀涂布成膜的抗菌瓷板效果最好,涂布高于3次,膜易脱落;对在3次成膜瓷板的相对菌落存活数统计表明,与对照相比,TiO2溶胶对植物细菌性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抗灭与抑制效果,延长照射时间,抗菌能力增强;相对抗菌率表明,延长光照为24 h,相对抗菌率为100%,对各菌种的抗菌率无差异。因此,TiO2半导体溶胶材料是一种强效的、广谱的新型绿色环保抗菌剂。

    • NaCl胁迫下温室内两个砧木的生理响应机制

      2008, 24(8):227-231.

      摘要 (1141) HTML (0) PDF 0.00 Byte (9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明NaCl胁迫下不同砧木耐盐性差异的生理机制,采用水培,研究了温室栽培条件下2个耐盐性不同的砧木(黑籽南瓜和超丰8848瓠瓜)在盐胁迫下的生长量、根系活力、离子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个砧木的地上部和根干质量、根系活力、Ca2+和Mg2+的含量及K+/Na+比值均显著降低,叶片中Na+的含量虽然显著增加,但叶中Na+的含量显著低于根茎;超丰8848瓠瓜的SOD、POD活性、MD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而黑籽南瓜的SOD、P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增加。低盐胁迫下Na+主要集中在根茎部,高盐胁迫下Na+主要集中在茎部。通过根茎阻止Na+向叶片运输,是2个砧木耐盐的主要生理机制。超丰8848瓠瓜较黑籽南瓜耐盐性强的生理机制在于其在盐胁迫下具有更高的根系活力。

    • 五种填料对磷酸盐的等温吸附-解吸特性

      2008, 24(8):232-235.

      摘要 (10266) HTML (0) PDF 0.00 Byte (124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5种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常用填料(天然沸石、陶粒、北京土壤、蛭石和砾石)对磷酸盐的吸附和解吸特征,结果表明蛭石与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效果明显(吸附量分别为1.38 mg/g和1.24 mg/g),陶粒与沸石的磷酸盐吸附效果次之(分别为1.12 mg/g和1.18 mg/g),砾石的磷酸盐吸附效果最差(0.9 mg/g)。5种填料在振荡12 h均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初始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砾石的解吸率最高,北京土壤与沸石的次之,蛭石与陶粒的最低。在所研究的五种填料中,从磷吸附量和解吸率来看,蛭石是较好的磷吸附填料。

    • 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基质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2008, 24(8):236-239.

      摘要 (1217) HTML (0) PDF 0.00 Byte (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的运行规律,依据IC反应器中有机物降解特性,假设IC反应器精细处理区和污泥床区水力流态分别为推流和全混流、基质降解速率与微生物浓度之间符合一级反应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基质降解动力学理论模型,根据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的试验结果,确定了平均温度为(33±0.5)℃条件下的动力学参数;然后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大多≤10%,二者吻合较好,证明该动力学模型可为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的实际运行和数据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 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对亚适温弱光胁迫的适应性

      2008, 24(8):240-244.

      摘要 (1352) HTML (0) PDF 0.00 Byte (8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黄瓜光合作用对温光逆境的适应机理,研究了弱光、亚适温、亚适温弱光胁迫处理对津优3号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亚适温、亚适温弱光胁迫均使黄瓜幼苗的光合速率(Pn)和RuBP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Pn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非气孔因素,但亚适温和亚适温弱光下Pn的降低与气孔限制有一定相关性。弱光和亚适温胁迫同时出现时,温度起主要作用。10 d内弱光及亚适温弱光胁迫可使黄瓜幼苗叶片的光补偿点降低。弱光和亚适温弱光处理的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初始荧光(Fo)降低,暗下光化学效率(Fv/Fm)变化不大;亚适温处理的ΦPSⅡ和Fv/Fm均降低,Fo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弱光和亚适温弱光处理没有产生明显的光抑制;亚适温胁迫诱导了黄瓜叶片PSⅡ的光抑制,但对PSⅡ反应中心的损伤不明显。

    • 环境因子对大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2008, 24(8):245-248.

      摘要 (1109) HTML (0) PDF 0.00 Byte (7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环境条件对大白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选用3个硝酸盐富集力不同的大白菜品种,利用水培方式栽培;同时创造不同的环境条件,观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品系大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差异,为降低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诸多的环境条件中,光照条件、温度条件、水分条件、根际氧气条件、盐胁迫等因素,均对不同品系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有明显的影响 。同时,在不同品系大白菜中,硝酸盐富集力高的大白菜品系随环境条件的改变,硝酸盐含量变化较大;而硝酸盐富集力低的大白菜品系硝酸盐含量变化较小。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和培育新品种来降低大白菜硝酸盐含量。

    • LED在植物设施栽培中的应用和前景

      2008, 24(8):249-253.

      摘要 (1386) HTML (0) PDF 0.00 Byte (1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在植物设施栽培中的研究与应用,内容包括:应用于植物设施栽培的LED特征,LED在植物组织培养、设施园艺和航天生态生保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以及LED应用于植物设施栽培领域的前景分析。

    • 复合微生物吸附除臭剂的制备及其除臭应用

      2008, 24(8):254-257.

      摘要 (1374) HTML (0) PDF 0.00 Byte (1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保护畜禽养殖场周围的空气质量,控制臭气是养殖业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从养猪场土壤中分离出具有除臭效能的微生物菌株3株:巨大芽孢杆菌CCW-Y1菌株、灰色链霉菌CCW-Y2菌株、热带假丝酵母CCW-Y3菌株。以米糠和陶瓷粒为吸附剂载体,与3株微生物菌株的混合培养液混合,制成复合微生物吸附除臭剂,载体上的生物量以4.50~6.05 g/kg为好。复合微生物吸附除臭剂载体上微生物干细胞5.36 g/kg对猪粪、鸡粪和牛粪中NH3、臭气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H2S的去除率达65%以上。将此除臭剂放置在底部透气的扁平铁丝盘中,悬挂于猪舍和猪粪堆肥场上方进行除臭试验,结果表明猪舍内NH3、H2S和恶臭浓度分别降低了78.4%、66.7%和83.3%。猪粪堆肥场内NH3、H2S和恶臭浓度分别降低了84.4%、62.1%和88.5%。该除臭剂的有效除臭时间比普通吸附除臭剂长,对生猪的生长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 >农产品加工工程
    • 高压电场与热风组合干燥海米

      2008, 24(8):258-261.

      摘要 (1132) HTML (0) PDF 0.00 Byte (8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海米的干燥质量,利用高压电场和热风组合方式对海米进行了干燥试验研究,并与单纯高压电场及单纯热风干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35 kV的高压电场加45℃热风的组合干燥方式进行海米的干燥,所需干燥时间比同温度下单纯热风干燥缩短50%,干燥能耗降低51.9%,其干燥速度与80℃下的单纯热风干燥速度相近,但干燥海米的收缩率和复水率比80℃时单纯热风干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利用组合干燥方法所得干燥海米的10 min和20 min复水率分别比80℃时热风干燥高2.3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收缩率小5.5个百分点,干燥海米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和适中疏密程度的组织结构。较之单纯热风干燥,组合干燥具有优势,是一种良好的替代方法。

    • 黄金梨差压通风预冷数值分析与实验验证

      2008, 24(8):262-266.

      摘要 (1113) HTML (0) PDF 0.00 Byte (1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给果蔬差压通风预冷送风速度选择、包装箱设计等提供理论参考,根据差压通风预冷流动传热机理,建立了黄金梨预冷仿真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软件,对包装箱内直排和叉排两种摆放形式黄金梨预冷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送风速度、开孔形式和开孔大小等参数对黄金梨预冷过程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数学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差压通风预冷过程中各参数对预冷效果的影响,实验测试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送风速度由1 m/s提高到2 m/s,黄金梨冷却到5℃时,冷却时间减少了15%~20%;开孔形式对冷却时间的影响在5%左右;40 mm和45 mm两种开孔大小工况下黄金梨冷却时间差别在10%左右;两种排列摆放方式对黄金梨冷却时间的影响在10%~12%。建议送风速度1.5~2.0 m/s,圆形开孔,孔径45 mm左右,排列摆放方式为叉排。

    • 菜籽蛋白的提取和纯化

      2008, 24(8):267-270.

      摘要 (1260) HTML (0) PDF 0.00 Byte (1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菜籽饼进行综合利用,以低温压榨制油的双低菜籽饼为原料,探讨了菜籽蛋白的提取和纯化工艺。通过料液pH值的先后调节对比、正交、提取次数和纯化试验,得到较佳工艺条件:采用先调pH值法,水溶液的pH值为12,提取时间为20 min,温度为室温,提取3次,通过pH5和7的两步沉淀,经干燥得到分离蛋白,蛋白纯度达84.8%,得率为38.9%,且有害物质残留较少。先调pH值法与后调法相比,总的提取率可提高20个百分点,达90%以上。

    • 油梨皮黄酮提取及大孔树脂纯化

      2008, 24(8):271-274.

      摘要 (1383) HTML (0) PDF 0.00 Byte (9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该文研究了油梨皮黄酮的提取及大孔树脂纯化条件。结果表明:油梨皮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m/V)1︰20。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对提取得率有显著性(P<0.05)影响。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得率为1.12%;AB-8型树脂对油梨皮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洗脱效果,其纯化油梨皮黄酮的条件为柱体积250 mL,上样量2.03 g,水洗,接着用75%的乙醇洗脱(约500 mL),在此条件下AB-8型树脂可重复使用6次。经纯化后油梨皮黄酮相对纯度为82.37%,纯化后总黄酮回收率为71.65%。

    • 甘薯茎尖粉在挂面生产中的应用

      2008, 24(8):275-278.

      摘要 (1196) HTML (0) PDF 0.00 Byte (8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利用甘薯茎尖丰富的营养成分,该试验通过复因素试验分析测定了添加甘薯茎尖粉和淀粉磷酸酯对挂面弯曲断条率、烹煮时间、烹煮损失、熟断条率和吸水率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粉和淀粉磷酸酯的不同添加量对挂面弯曲断条率的影响较大,且二者存在交互效应;添加甘薯茎尖粉对于挂面烹煮时间、烹煮损失、熟断条率和吸水率均无显著影响,而处理间及添加淀粉磷酸酯对挂面上述4个品质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经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小麦粉、甘薯茎尖粉、淀粉磷酸酯按100∶1.5∶7的比例混合为生产挂面的较佳配方,经与市售挂面相比较,发现采用此配方可以生产出营养价值高且质量合格的甘薯茎尖挂面。

    •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成熟番茄识别与定位

      2008, 24(8):279-283.

      摘要 (1620) HTML (0) PDF 0.00 Byte (2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成熟番茄的识别与定位方法,获取了成熟番茄的位置信息,用于指导温室内成熟番茄的自动化采摘作业。该方法利用成熟番茄与背景之间颜色特征的差异进行图像分割来识别成熟番茄;根据图像分割的结果,用形心匹配方法获取番茄中心的位置;然后根据相邻区域像素点灰度的相关性,利用区域匹配方法计算番茄表面各点的深度信息。使用限制候选区域和两次阈值分割的方法减少计算量,提高了计算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工作距离小于550 mm时,番茄深度值的误差约为±15 mm。利用该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成熟番茄位置信息的获取,测量精度较高。

    • 基于HIS颜色模型的珍珠颜色分选方法

      2008, 24(8):284-287.

      摘要 (1516) HTML (0) PDF 0.00 Byte (1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和实现珍珠的自动分选,提出了一种对珍珠的色调及饱和度进行分选的方法。将珍珠图像由RGB颜色模型转换到HIS模型中进行处理,根据I(亮度)分量直方图,通过全局分割提取珍珠光亮区,掩模后得到光亮区H(色调信息)、S(饱和度信息)均值。其中针对色调分选要求,运用了基于RPRO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学习方法;针对各色系内色彩的深浅差异,运用了K-均值聚类方法对S均值进行分类。从而实现了先按照珍珠表面色彩进行分类,再将同一色系内的珍珠按照饱和度进行再度分选,最终达到颜色分选要求。

    • 超声预处理大米蛋白制备抗氧化肽

      2008, 24(8):288-293.

      摘要 (1755) HTML (0) PDF 0.00 Byte (15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优化中性蛋白酶酶解大米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大米蛋白。以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超声功率、超声处理时间和超声处理初始温度对制备抗氧化肽工艺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其抗氧化肽清除超氧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能力及螯合Fe2+和还原能力。结果表明:最佳超声预处理大米蛋白的工艺为:超声功率1500 W、超声处理时间20 min、超声处理初始温度40℃,该条件下的抗氧化肽 (2.2057 g/L)清除DPPH可达到74.8%,抗氧化肽得率为33.2%。与未经超声预处理比较,抗氧化肽得率提高了43.7%,DPPH的半抑制率(IC50)降低了17.7%。抗氧化试验表明,大米蛋白抗氧化肽清除超氧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678、0.9315和0.1173 g/L,分别是维生素C的 IC50值的1.8、175.8和1.4倍;其螯合Fe2+的IC50值是乙二胺四乙酸的42.2倍,还原能力是维生素C的0.7倍。

    • 热水处理对桃果采后青霉病及自然腐烂的控制

      2008, 24(8):294-297.

      摘要 (1341) HTML (0) PDF 0.00 Byte (1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代替化学杀菌剂控制桃果采后病害的方法,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桃果采后青霉病的控制及对桃果贮藏品质的影响,探讨了热水处理对扩展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在测定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热水处理对桃果青霉病抑菌效果的基础上,选择54℃、2 min的条件对桃果进行热水处理,处理后的桃果放在20℃下贮藏7 d或在4℃下贮藏30 d再转移到20℃下贮藏7 d,观察桃果的腐烂情况,并对桃果的贮藏品质指标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热水处理能够有效地起到控制桃果采后病害的作用,热水处理对桃果的失重率、硬度、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可滴定酸度等水果品质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热水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扩展青霉孢子的萌发及芽管的延长。因此,54℃、2 min热水处理是一种能代替化学杀菌剂对桃果采后病害进行控制的有效方法

    • 肉桂精油及其复配物对砀山酥梨保鲜效果(简报)

      2008, 24(8):298-301.

      摘要 (1468) HTML (0) PDF 0.00 Byte (13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涂膜处理和低温冷藏(0~2℃)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了肉桂精油及其与壳聚糖和CaCl2复配对砀山酥梨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及其与壳聚糖和CaCl2复配对砀山酥梨采后贮藏具有明显的保鲜作用,其中以60 μL/L肉桂精油+1%壳聚糖+1%CaCl2配比的复合物保鲜效果最好,可显著延缓砀山酥梨采后口感和风味的变化,可使呼吸高峰较对照推迟10d出现,并能显著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及相对电导率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贮藏后第40 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较对照增加238.54%、146.06%,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对照降低了55.56%。

    • 微波加热法提取柚果皮果胶的工艺(简报)

      2008, 24(8):302-304.

      摘要 (1330) HTML (0) PDF 0.00 Byte (1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新鲜柚果皮中果胶进行微波提取,采用咔唑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探讨了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盐析条件等对果胶得率和半乳糖醛酸含量的影响,运用L9(34)正交试验对微波加热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果胶得率有极显著影响,微波处理时间影响较小。较佳工艺是:液料比(V/m)8︰1,调pH值为2.0,微波功率640 W,处理时间8 min,盐析饱和硫酸铝用量与酸萃取液比例为3︰5,此条件下提取柚皮果胶得率为4.457%,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为42.58%。

    • 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生物降解塑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简报)

      2008, 24(8):305-308.

      摘要 (1135) HTML (0) PDF 0.00 Byte (1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生物降解塑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 熟肉真空冷却过程中水分迁移理论分析和实验(简报)

      2008, 24(8):309-312.

      摘要 (1253) HTML (0) PDF 0.00 Byte (1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真空冷却过程是复杂的相变传热传质过程。该文在能量和质量守恒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适当的简化,建立熟肉真空冷却过程中水分迁移的数学模型来分析水分迁移机理。利用圆柱形熟肉块的真空冷却实验来验证真空冷却过程中水分迁移的数学模型以获得真空冷却过程中熟肉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结果分析发现: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最大误差在5%以内,这表明此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真空冷却过程中熟肉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分布。而且,通过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可以得知:真空冷却过程中水分从熟肉内部向外部迁移的主要驱动力是熟肉内部之间的压差以及熟肉与真空室内之间的压差。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提高真空冷却速率,应尽可能降低真空室内的压力以增加水分迁移的驱动力。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您是第位访问者
ICP:京ICP备06025802号-3
农业工程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